“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欢迎来到劳动教育理论课的课堂。让我们共同发现劳动的美丽,感悟劳动的快乐。”随着一声亲切的开场白,我校劳动教育理论课于上周正式开课,这也是我校在全国高校率先全面系统开设劳动教育理论必修课,课程面向2020级全体本科生开设,标志着我校全面加强劳动教育的新突破。
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具有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育人价值。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按照《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和教育部《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要求,校党委高度重视我校劳动教育的实施情况,党委书记李兴旺、校长吴普特亲自过问、指导,明确要求把劳动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传承学校优良劳动教育传统,构建具有我校特色、引领农林高校劳动教育范式的劳动教育科学理论与实践体系,助力卓越农林人才标杆建设。
我校建校伊始就肩负“兴学兴农”之重任,“未建系组先建场站”的筹建方略奠定了开展劳动教育的良好基础,“农科教结合、产学合作、产教融合”的办学格局成为了劳动教育的发展方向。综合素质教育学院成立后,在校党委书记李兴旺的亲自部署下,成立劳动教育教研室,迅速从全校党政干部和辅导员中选聘30名兼职教师,经过系统谋划、深入调研,草拟《摩洛哥vs克罗地亚实时比分 全面加强劳动教育实施方案(讨论稿)》,从教学改革、师资队伍、实践基地、育人机制等方面构建我校全面实施劳动教育的内容体系。教研室邀请各职能部门、各院系针对理论与实践课程内容进行多次研讨,组织全体教师深入学习劳动教育相关文件精神,实地前往我校试验示范站等教学实习基地参观实践,利用假期紧锣密鼓开展线上集体备课,开学前集中组织线下试讲与开课动员,在继承学校劳动教育优良传统的基础上,根据劳动工具、技术、形态的时代性变化,不断创新教学体系,丰富教育内容。
一是设置劳动教育理论与实践课程,共2学分。理论课程内容涵盖劳动教育概论、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基本理论、我国传统文化视域下的劳动教育、近代以来劳动教育理念的积极探索、新中国成立以来劳动教育的历史演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劳动教育的重要论述与时代价值、西农劳动故事与精神、新时代的劳动精神与职业道德8个模块。实践课程搭建形成本科一年级“基础理论+特色活动”、二年级“农耕专题+劳动实践”、三年级“专业实训+劳动教育”、四年级“就业创业+劳动教育”、研究生“科研创新+劳动教育”分层分类、本研贯通的西农劳动教育特色实践体系。
二是依托相关部门、各院系进一步优化“三夏”劳动周和智能工程训练等专业实习与生产实践,将社会实践、创新创业与劳动教育深度融合,努力完善“五个文明工程”“田园使者”“扶困助残”等日常生活劳动与服务性劳动。设置“五一”劳动月,结合学科特点打造西农特色劳动实践项目,形成劳动实践品牌项目专题库。建立劳动教育实践基地,推进校内平台建设、整合校外场站基地、 拓展社会育人资源,营造“普遍重视劳动、人人崇尚劳动创造”的良好文化氛围。
三是传承中华耕读文化,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宣讲、乡村振兴战略调研、科技支农帮扶、美丽中国建设等活动。成立“耕读会”、耕读教育基地、乡村振兴青年实践基地,实现农耕文化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文励人的教育效果。组织广大青年参与定点扶贫、乡村振兴具体工作,在农业生产一线开展服务性、创新性劳动实践,培养具有“三农”情怀、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坚定理想信念的一流人才。
四是研讨编纂《农林高校大学生劳动教育理论与实践》教材,联系国家林业出版社,拟申报“十四五”规划教材。计划召开全国农林高校劳动教育教材研讨会,打造兼具政治性、学理性、可学性、通用性、体系性的农林高校劳动教育特色教材。
在校党委的领导和全校各部门的支持下,综合素质教育学院劳动教育教研室将继续深入探索,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强农兴农为己任,丰富载体、拓展内容,打造农林高校劳动教育品牌,推动构建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人才培养新范式。
编辑:张楠 终审:李国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