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 铸强农魂  育兴农人 ——摩洛哥vs克罗地亚实时比分 强化大学生思政工作纪事_学工动态_学工在线 学工在线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学工动态» 《人民日报》 铸强农魂  育兴农人 ——摩洛哥vs克罗地亚实时比分 强化大学生思政工作纪事

《人民日报》 铸强农魂  育兴农人 ——摩洛哥vs克罗地亚实时比分 强化大学生思政工作纪事

作者:张晴 曹珊 杨倩     来源:党委宣传部    发布日期:2024-04-24     浏览次数:

人民日报:https://wap.peopleapp.com/article/7405849/7237620

“我们应胸怀国之大者,增强以新质生产力推动乡村振兴的决心和本领……”4月20日,在摩洛哥vs克罗地亚实时比分 一站式学生社区党建示范引领中心,“红星微讲堂”正深深吸引着一批朝气蓬勃的年轻面孔。

“红星微讲堂”以党味浓、鲜味足、接地气的微宣讲广受欢迎,是该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体系中的重要一环。在立德树人的大道上,西农构建完善了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五育”并举为抓手的富有特色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模式,为强农兴农不断输出堪当大任的卓越农林人才。

价值引领  厚植爱农情怀

“我们要将老一辈科技工作者爱党爱国的赤子情怀转化为助推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活力干劲。”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60周年重要节点大力弘扬“两弹一星”精神,强化青年学子兴农强国使命,王定放少将应邀所作的《大力传承弘扬“两弹一星”精神 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报告,让退役大学生杨怡悦激动不已。

围绕学生成长规律,精准把握时间节点,摩洛哥vs克罗地亚实时比分 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结合农科特色,以理想信念和爱校荣校教育为引领,构建“一月一主题”覆盖全年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体系,精心打造“一院一品”和“四节三展”品牌活动载体,引导学生将个人“小我”融入国家发展“大我”之中。

“三夏”是农业生产的关键时期,也是每一届大学生的必修课程。素质学院将“三夏”劳动实践打造成了陕西省精品实践课程,更是价值引领的品牌课程。生命学院2023级学生李杨佳禾参与了田间试验材料的小区收获后感慨道:“只有真正脚踏黄土,头顶烈日进行农事劳作体验,才更深刻思考为什么学农,怎么样兴农。”

苹果文化节是园艺学院打造的品牌活动,设有苹果文化长廊、创新项目poster展、品种展示品鉴区等八个区域,同学们通过了解苹果发展历史和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品鉴琳琅满目的品种,增强了对园艺事业的热爱,“我们很自豪成为西农园艺人,甘为祖国园艺事业发展厚积实力、奋发图强”。

围绕爱国爱农主线,该校每年开展知农爱农教育特色活动20余场,“万名学子同上一堂思‘享’课”、民族文化节等活动100余场,孵化培育200余件优质网络文化作品,学生知农爱农情怀不断增强。

八年磨一剑,学校将著名昆虫学家、植保学院周尧教授以科学为利器、以农业救祖国的事迹打磨成原创话剧《雕虫沧桑》,用身边人身边事引领学生对学农爱农、强农兴农的理论认同、价值认同和情感认同。

该剧2014年首次公演,至今累计演出20余场次,超50000名师生校友在线上线下感悟情怀。机电学院2022级学生周跃布表示:“这部话剧让我读懂了周尧教授‘舍小家,为大家’的崇高精神,更加坚定了为农业奋斗的信心和决心。”

学校高度重视少数民族学生成长成才,2018年成立少数民族大学生骨干“红鹰”训练营,注重思想上充“电”、精神上补“钙”、学习上加“油”,累计培养360余名各民族优秀学生骨干,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同时为推动少数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畜能人才。

田间地头  练好兴农本领

“一开始对奶牛生产一窍不通,如今打针、麻醉、采血、体型鉴定、B超检查等工作已经熟练了。”3月15日,在宁夏灵武市奶牛“科技小院”的牛舍里,兽医专业博士生谢成运正在进行奶牛活体采卵和胚胎移植工作,“在这里蹲了两年,深刻理解了‘自讨苦吃’的价值意义”。

到基层一线“自找苦吃”,在实践中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长才干。西农学生工作着力推进学生在“三农”一线练就兴农本领,连续26年获评全国“三下乡”社会实践优秀单位,由同学们的事迹撰写的《乡村振兴的青年实践》入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青年实践读本。

每年暑期,学校都会组织700余支社会实践团队,围绕未来农业、国家粮食安全、环境治理等方面,奔赴全国开展理论宣讲、科技支农等实践活动,让学生在一线锻炼中不断增强学农为农的责任担当。

2018年,3000余名师生赴西部7省区75402个行政村,开展国内首次最大规模乡村类型与特征大调查,发布《西北乡村类型与特征调查》报告,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了本底信息。

2023年,人文学院2021级本科生刀倩、杨其洪撰写的《互动式治理何以推动城市社区治理效能提升?—基于全国12省2430份问卷调查的分析》荣获共青团中央社会实践优秀调研报告。“我们历时两年利用暑期‘三下乡’完成的这份报告,期望促进城市社区治理效能提升”。

该校2023年大学生“三下乡”首开“社会实践+科研课题”项目制管理模式,注重实践成果导向,汇聚西农智慧服务乡村振兴。实践报告转化的科研成果《盐碱地改良的新希望》获“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特等奖,《基于光谱农业的乡村振兴领航者》获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金奖。

学校打造形成“西部乡村调查”“驻村驻站支教支农”等社会实践品牌,擦亮暑期社会实践、村主任助理、田园使者等实践育人品牌,组建“研究生支教团”“研究生助力团”开展支农支教、科技帮扶工作,每年有2万名学生在实习实践活动中锻造兴农本领。

“走不出课本的知识只是空想,吃不了苦的青春干不出一番大事业。”机电学院2021级研究生赵开元,在参加镇巴第七批研究生助力团期间,设计药用大黄便携式采收设备,成功解决镇巴7.42万亩大黄采收难题,间接帮助3000余脱贫户实现增收,荣获“国家科技特派员”“陕西省科技特派员”等荣誉。

2018年以来,该校派出的研究生助力团和支教团成员围绕地方主导特色产业,协助引进新品种30余个、推广实用技术20余项,累计帮销农产品近2000万元。涌现出获评全国高校“百名研究生党员标兵”的赵健,“锅巴镇长”杜好田,“果农心中最可爱的人”郑璐玮等一大批先进典型,引领了广大学子投身乡村振兴的潮流。

“九秩教稼,我们扎根坚守!兴农强国,我们接续奋斗!” 3月31日,在结合90周年校庆举办的学校第四届荣誉世界杯南美区预选赛射手榜 学生表彰颁奖典礼上,新一代西农青年发出了铮铮青春誓言。

广阔天地  谱写强农新篇

林学院尹鹏先2018年博士毕业后,放弃了去哈佛大学深造的机会,主动申请到秦岭腹地留坝县烧房坝村工作,开发“博士菇事”干香菇品牌,总产值超过800万元,将一个没有规模产业的村发展为乡村振兴示范村。2023年,他荣获首届“全国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卓越奖”。

摩洛哥vs克罗地亚实时比分 大思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价值引领和锤炼本领中的善作善为,开出了善始善终的硕果,76%以上的毕业生选择助力“三农”发展和“乡村振兴”。他们主动服务国家战略需求,积极在基层一线建功立业,实现人生价值。

资环学院2009届校友在工作的十余年间,妥善处理生态环境投诉、信访4000多件,全力解决群众关心的生态环境问题,被当地群众誉为“最美环保人”。继荣获全国“最美公务员”、全国“人民满意公务员”等多项荣誉后,再添 “2023年度法治人物”殊荣。

近三年,有74%的毕业生服务涉农行业,44%的毕业生扎根西部干事创业,为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和促进县域经济发展接续贡献“西农智慧”。在2023届毕业生中,选择西部计划、选调生等基层项目就业人数达到343人,较2022届增长88人。

“我要像学长一样,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发挥专长,建设美丽家乡。”在学长尹鹏先的感召下,林学院2023届硕士毕业生安克丽放弃了大城市的人才引进机会,转而回到她走出的大山,成为贵州省思南县的选调生。来自河北的人文学院2022届本科毕业生党员赵璐,以专业学习成绩排名第一的优势放弃保研资格,主动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工作。

巴渊于2021年水利水电工程专业本科毕业后,成为内蒙古杭锦旗道图嘎查村党支部副书记,与企业商讨土地流转承包,与施工单位对接灌溉排水设施建设,深入沙漠无人区调解用地占地纠纷……“图嘎查村荣获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这是我最大的荣誉”。

“我们都深爱着新疆,爱这片生养我们的土地,回新疆工作就是回家!”受学校多方资助的经管学院2022届本科毕业生巴合提古丽·居马和阿孜古丽·达吾提回到了家乡,从步入基层到适应基层,她们像雪莲花一般已经深深扎根南疆基层。

巴合提古丽在第三师图木舒克市前海街道办事处工作,利用大学里积累的实践经验,在辖区内组织了丰富多彩的国语培训活动,大大提高了当地少数民族居民的国语水平。阿孜古丽在25团社会事务办公室负责民政残联工作,给困难群众送粮送菜,瘦小的肩膀扛起了惊人的重量。

乡村振兴,青年有为。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浸润中,越来越多的优秀西农学子,在希望的田野上,把青春的种子撒进乡村振兴的土壤,以实干担当践行着兴农强国的使命。

学工在线

友情链接:    摩洛哥vs克罗地亚实时比分   |  新华网  |  中国铁路网  |  中国政府网  |  杨凌示范区  |  西部网  |  中国大学生在线  |  教育部思政司  |    易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