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学生工作中的工匠精神

作者:董青 来源: 发布日期:2016-03-11 浏览次数: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3月5日作政府工作报告时首次将 “工匠精神”放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让人耳目一新。注重细节,追求完美和极致,不惜花费时间精力,孜孜不倦,反复改进,很多人认为工匠是一种机械重复的工作者,其实工匠有着更深远的意思。它代表着一个时代的气质,坚定、踏实、精益求精。

    3月9日下午,生命学院学工队伍以李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的“工匠精神”为出发点,围绕如何将工匠精神融入日常的学生思想教育工作中展开了深入的学习与讨论,学生处副处长王勇胜参与了此次交流会。首先,全体成员认真学习了《党委学工(研工)部(学生处)2016年工作要点》。从学生工作的具体细节出发,交流讨论了在坚持立德树人,着力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方面,学习专注细致、孜孜不倦的“工匠精神”,用创新的思维、专注的态度去教育引导学生。

精益求精,安全稳定无小事

    在讨论中,当谈到工匠精神如何运用到学生日常管理工作中时,王勇胜处长提出做好学生工作的首要前提是维护学生层面的安全与稳定。那么如何做到心中有底,不留死角,这可能是摆在每个辅导员面前的问题。作为辅导员应严格日常管理,通过各种方式与渠道掌握学生信息和动态,深入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课堂和寝室,娱乐和情感,常与学生谈心,关注学生的言行,与学生建立信任和情感,这样才能真实地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从他们的思想行为轨迹中判断动向,掌握学生的第一手资料,做到早发现,早解决,防患于未然,为突发事件的预防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这些工作看似琐碎,却是需要更多的耐心与细心,就像大国工匠中的为火箭焊接“心脏”的技术工人高凤林一样,秉承精益求精的态度去工作,才能做到完美。

困难帮扶,细化育人环节

    谈到困难学生帮扶,很多辅导员在日常的工作中早已习惯了从贫困生认定到享受资助这一套固定模式。但是在这其中有很多的环节其实是需要辅导员深入了解把握的。帮扶一名困难学生,首先要了解他的困难所在,是家庭经济原因,还是心理原因,亦或是学业原因。如果不搞清楚,仅仅抱着学生的奖助学金到账了,资助任务就完成了的心态,那谈何资助育人,如何培育出具有感恩意识的青年?因此,每一个环节都是需要学生工作者花心思研究琢磨。目前,学校为了进一步做好资助育人工作,实施了“名师励志引领”等五项育人工程,使受助学生在学习、心理、就业等诸多方面切实得到有针对性的帮扶和历练。学院根据学校的工作要点也计划在2016年重点完善困难学生的预警帮扶机制,通过多方面举措的真正发挥出资助育人的核心功能。

精准就业,将指导做到极致

    目前社会普遍存在的浮躁之风逐渐影响大学生的价值观,很多大学生梦想一夜暴富,眼高手低,想一毕业就找一份钱多事少离家近的工作。面对当下严峻的就业压力以及大学生对社会认知的缺失,作为学生工作者肩负着更多的责任与使命。要想让每一位学生都就业,就好业,首先必须需要在工作中做到坚定、踏实、精益求精。学院计划在2016年重点落实精准就业指导工作。要求辅导员在平时了解每一位学生的实际情况,做好学生的就业指导,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此外,学院还要大力开拓就业市场,搭建就业实习基地,让更多的学生走出去,多锻炼,并帮助他们做好求职准备。同时,还要树榜样,立典型,邀请优秀校友返校担任职业导师,帮助学生消除内心的迷茫与困惑,自信乐观的走向社会。精准的就业指导不仅仅是说说而已,能否将这件事情坚持做下去,日积月累,做到极致,成为这一领域的专家,帮助成千上万的学生走出迷茫,这也许就是工匠精神的体现。

    工匠精神,意味着执着、缓慢、劳作,甚至少量。世界再嘈杂,匠人的内心是绝对的平静,在所有的变数中,仍然要做到最好。在如今的教育背景下,更需要学生工作者去坚守教育的阵地,少一些急功近利,多一些专注持久,不断学习进步。生命学院学工队伍经过不断的学习与探索,提出搭建“六位一体”思想政治教育体系。通过打造阵地建设、文化建设、就业创业工作、困难帮扶、社会实践、专业思想教育这六个模块,扎实做好各项基础工作,不断完善创新工作理念,只有这样才能将思想教育入脑入心,才能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做到极致。